發佈日期:

【世上最不聽話的是我們的心】

有個人在市場上買了一個青花瓷瓶,價錢還算公道,做工精雕細刻。回家以後,他一會兒擦擦,一會兒端在手裏看看,喜歡得不得了。有位朋友來了,他把青花瓷瓶拿出來展示,結果被朋友澆了一盆冷水:

「現在誰還買這樣的老古董啊?早過時了,你看人家買的玻璃擺設,那才叫有品味呢!」
等朋友走後,這個人再把瓶子端在手裏看,這下可真不得了了,他覺得瓶子一下子變得很難看,原先精雕細刻的做工,現在感覺粗陋無比;原先的公道價錢也變成了低賤不值。他愈想愈氣,就拿起瓶子往地上摔了下去。這時,又有一個專門收藏古董的朋友來敲門,進門後,見滿地碎片,便隨意撿起一片來看,不禁驚呼一聲:
「這可是寶貝啊!」
然後就把這個瓶子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。這時,只見這個人臉色沈重、懊惱不已。
附註:在整個過程中,瓶子有貴賤、新舊的變化嗎?沒有!變化的只是這個人自己的感覺。為什麼這個人會突然改變自己的態度呢?因為他聽信了別人的話。他為什麼那麼容易聽信別人的話呢?因為他沒有自信。為什麼沒有自信呢?因為在購買瓶子的時候,他根本不懂得它。那他為什麼要買呢?因為人家說,這個瓶子可以升值,所以他一時衝動就買了下來。為什麼會衝動呢?因為他的心產生了妄念。
一切問題的根源,在於我們是否掌握了辨別是非、好壞的能力。如果我們沒有能力自己判斷,就會起煩惱,而陷入恐慌、焦慮和浮躁,被別人牽著鼻子走;因此無論我們如何私下揣摩、患得患失,結果都反而損失更大。
其實,患得患失,不明究理,這樣的煩惱,自古有之。佛法裏的四聖諦──苦、集、滅、道,就是佛陀教導我們眾生「知苦、離苦」和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。形成苦的原因,不外乎是我與物、我與人、我與身、我與心、我與欲、我與見、我與自然的關係不調和所致。這一切都起因於我們心中有了種種的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因此才會迷惑顛倒、煩惱重重。
古德所謂「管事容易,管人難;管人容易,管心難!」有時候,我們責怪別人不肯聽自己的話,其實,最不聽話的是我們的心;今天要求這樣,明天希望那樣,總是翻來覆去,心猿意馬,而且還患得患失,拿不起、放不下,這些都是看不開的結果。可怕的是,這樣往往會導致我們自尋煩惱、自招痛苦,甚至引來災禍。因此,如何駕馭好我們的心,讓人不被貪慾、瞋恚、愚痴等境界迷惑,是我們這一生最重要的功課!

轉文
卍阿彌陀佛卍
觀世音菩薩…

發佈日期:

來自德国的故事-無聲的尊重(深度好文)

無聲的背後,飽含著溫暖與尊重……來自我在德國的切身感受。
一個冬日的傍晚,
我如往常一樣加入候車隊伍,
等待回家的公車。
候車五六人,有序而安靜。
此時,一人牽著一狗,
從遠處走來。
暮色下,
那身影被路邊的燈光鑲上一層金邊,尤為醒目。

漸行漸近,
只見年輕男子高大魁梧,
腰板挺直。緊貼著他的德國導盲犬配有專業的拉杆——
這是導盲犬的標準裝備。
哦,是一位盲人。
男子徐徐走向車站,
在候車隊伍的不遠處停了下來。

沒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,
我也正猶豫著是否上前領他過來。卻不知候車隊伍中為首的中年男子,
瞬間收起手中正在閱讀的書籍,
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後,
其他候車人也陸續緊隨其後,
沒有一絲騷動。
我身旁一個火紅短髮的朋克女孩,瞥了一眼導盲犬,
想必是怕煙味影響到它的嗅覺,
稍作遲疑便掐滅了剛剛點燃的煙,跟了過去。

一個新的候車隊伍,在一人一狗的身後排開。陌生的人們在無聲之中達成的默契,令我驚異。

沉默依舊,直到公車的到來。
“您稍等一下,我這就……”
司機剛要離開駕駛座準備攙扶盲人男子上車,被他禮貌地回絕了:
“謝謝,不用。”盲人男子執意在導盲犬的引領下,
自行上車。正值下班高峰,車上已滿是乘客。
然而,自那名男子上車後,
人們迅速向後部集中,在原本狹促的車廂裡為他騰出了一小塊空間。
緊挨著司機身後,
坐著一位六七歲的小男孩,
站在旁邊的媽媽猛地拉起小男孩,讓出了座位。
雖然媽媽舉動突然,但乖巧的小男孩沒有流露一絲不悅。
導盲犬抬頭看了一眼,
便將主人引領到空座上,
然後靜靜地趴在一旁。這些過程,盲人男子全然不知。

“您好,您要去哪裡?”
“您好!我要去莫爾大街。”
“好的,陛下!
”司機詼諧的回答惹得車內一陣歡笑。汽車載著歡樂的人們繼續前行……
車上,人們都在默默地打量著憨態可掬的導盲犬:即使在急轉彎的時候,也搖頭晃腦地努力保持直視前方的姿態,神情專注。與平日裡對待寵物狗的情形不同,沒有人試圖靠近去撫摸它,或是用手機拍照。我旁邊那位原先讓座的小男孩,
慢慢舉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麵包,
想上前去喂它,
被媽媽及時制止並悄聲耳語:
“它在工作,有自己的職責,不要打擾它。”聽到“工作”一詞,小朋友立刻縮手退了回來。

小城不大,男子很快到站了,
與司機簡短道別後,
與導盲犬下了車。
公車內沉默依舊。
而此時的我,
在沉默中體會到了無聲的關愛、
深沉的尊重。
窗外,寒風習習。心裡,暖意融融……

特別喜歡這個故事,
並不僅僅在於人們會因為那位盲人的到來而自覺的在他身後排隊,
也不僅僅是因為在車上有個小男孩給他讓位,也不僅僅在於大家寧可擠一點而給導盲犬和男人留出空地。
我在意的是,
所有這些舉動背後,
無聲的尊重。

所謂愛,
並不是要驚天動地大聲喧嘩,
告訴被愛者說,
“我們在尊重你,我們在關愛你”。有時,愛也許就是這麼簡單平常,但是你能感受得到。

一個國家的進步不是只看經濟的成長多少,
而是社會文化的養成,
才是進步與否的差異⋯⋯⋯⋯
轉載是一種智慧,
分享是一種美德。

感恩Bruce Chen大德分享

發佈日期:

「你是佛祖」嗎?

一群推銷員去花蓮開會。他們臨行向妻子保證將在星期五傍晚時間回家吃晚飯。

不巧,會議拖了一點時間,到達機場稍晚,在奔跑中,一名推銷員,不慎撞倒一個路旁賣蘋果的小攤販,蘋果掉落,散了一地。
由於時間緊迫,闖禍者沒留下來收拾殘局。其他人都沒有停下或回望,他們希望及時到達機場,趕上班機。

突然,其中一個人停下來,深吸一口氣,在內心深處有一種惻隱悲痛,他深深同情那賣蘋果女孩。
他告訴同伴們先走,並請他們到家時告訴他的妻子,並解釋他將坐下一班飛機回家。

接著他返回到處都是蘋果的地上,他很高興自己這麼做。
原來這16歲女孩是雙目失明的!
她輕輕地哭泣,淚水順著她的臉頰流下,沮喪而無奈地摸索著,人群沒有人彎腰幫忙,沒人照顧她的困境。
推銷員蹲在地上撿拾蘋果,放回桌子上。
他注意到,其中一些蘋果已跌壞了,他將它們放在另一個籃子裏。

他收拾完了,掏出錢包,對女孩說︰
『都在這裏了,請收這2000元,賠償我們造成的損害。妳還好嗎?』

女孩擦了淚水,點了點頭。

他繼續說:
『但願我們沒有嚴重破壞妳的一天。』

這推銷員轉身就走,不料那困惑的瞎眼女孩叫住他:
『先生⋯⋯』

他行了半步就停下,轉身回望那失明的女孩,她繼續說:
『你是佛祖嗎?』

他停下來,輕輕地走了回來,說:
『不!我一點也不像佛祖;佛祖是如此慈悲,充滿了智慧,祂將永遠不會撞倒妳的蘋果。』

這個女孩溫和地點頭說:
『我這樣問,是因為我祈求佛祖來幫我收拾蘋果。
祂派你來幫助我,所以你就像衪,祂知道誰會做祂的工作。
謝謝你聆聽祂的呼喚,先生。』

他趕上晚一些的班機回家,但這問題卻燃燒和衝擊著他:
『你是佛祖嗎?』

人們會不會把你當佛祖呢?

難道這不就是我們 應有的使命嗎?

如果我們的生命緊密與佛陀連結,學習祂的慈悲、智慧、與善巧⋯⋯,便能活得像佛陀。

如果我們自稱認識佛,我們應該在生活和行為上效法祂。

認識佛不僅只是學習佛所說的法,還可以將佛陀的教法
運用在生活中,來利益衆生、度化衆生。

在佛陀的眼中,您也是一顆蘋果,有時會掉在地上而有損傷。
祂為衆生所做一切,讓你和我碰上佛法,並為我們這些損壞的蘋果有機會成佛。

學會「做自己的貴人,也做別人生命中 的貴人。」
🙏🙏🙏